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延辉
陆海联动、铁海联运,郑州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
7月2日,一列装载40车集装箱的铁海联运专列从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启程,历经15小时后抵达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此趟列车开行,标志着“郑州—连云港”铁海联运通道正式纳入全国铁路运行图,开启了“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五定班列新征程。
此条线路是继2023年“郑州—青岛”纳入国铁集团图定班列管理后,郑州市开通的第二条图定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一港通全球,联运走天下。前几天,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一列满载着耐火材料、办公家具等货物的铁海联运班列开往了宁波舟山港。与以往有所不同,这趟货运列车是“铁海直运”+“浙江e港通”班列,标志着“浙江e港通”河南郑州站正式上线运营,郑州内陆港建设加快向国际贸易“始发港”“目的港”迈进。
“浙江e港通”是浙江省优化港口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通过构建“关港铁地企”协同机制,推动宁波舟山港关务、港务、船务向内陆延伸。铁海直运模式通过内陆港和口岸码头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实施出口货物的自动化转关和无感通关,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模式在郑州首落地。
据介绍,在郑州车站海关、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宁波舟山港等多方支持下,此趟班列通过采取“铁海直运”+“浙江e港通”双模式有机结合,通过全方位前移港口服务,全链路整合箱源、货代、集卡等物流供应链核心要素,实现“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的新格局,全方位、深层次提升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水平。
自中部陆海国际多式联运郑州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与宁波舟山港启动合作以来,郑州—宁波舟山港集装箱铁海联运业务量更是快速增长。今年1—5月,郑州与宁波港之间铁海联运班列到发量共计完成8094标准箱,同比增长139.6%。
目前,通过发展铁海联运,郑州与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宁波舟山港、连云港等海港紧密合作。“今年以来,郑州发运铁海联运班列超250列,近25000标箱,业务量增长明显。”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业务主管龚赟丹说。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抓好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铁海联运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增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部陆海国际多式联运郑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情况,加强与港口、船司及口岸单位的合作,推动创新监管模式、完善服务业态,有力保障本地特色产业从郑州至港口间物流通道的便捷顺畅,在铁海“接力赛跑”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让河南好物直通全球。
“以前觉得海是别人的风景,现在海成了我们的路。”开着一趟趟铁海联运班列奔赴海港,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火车司机李飞感觉自己干的事业特别有意义。
创新物流模式,向海而行、向海而兴,河南正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