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10月29日,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成果发布仪式暨优秀获奖作品展在栾川县举办。本次大赛共计征集作品1.4万余件,经专家评审,1431件作品脱颖而出。

本次大赛以“行走河南·豫见栾川”为主题,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联合主办,聚焦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创品牌,搭建文化创意人才与产业供需对接的平台,激发创意潜力,活化文化资源,助力河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千件文创佳作脱颖而出
活动现场,一部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系统回顾了大赛从征集、评审到入围作品遴选的全过程,同步揭晓各赛道最终获奖名单,引发全场关注。
据了解,本次大赛设置“中原万象”“奇境栾川”两大主赛道:“中原万象”赛道聚焦“1+4+8+N”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古都文化现代演绎、文旅空间设计等内容,“奇境栾川”赛道聚焦栾川当地山水资源与民俗文化等内容,定向征集文创实物产品及策划设计作品。其中,“中原万象”赛道还特别设置了法治文创设计方向,鼓励创作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文创设计。

依托“河南文创云平台”,大赛面向全国广撒“英雄帖”。自3月19日启动以来,获得153所高校、数千家文创企业及独立创作者响应。报名人数超1.6万,累计收到作品1.4万多件,作品涵盖非遗活化、文旅IP设计、乡村文创、数字艺术、空间设计等多个领域。
经自主报名、资格审查、初赛评审、决赛评审及公示等环节,大赛评选出社会群体金奖3个、银奖14个、铜奖28个、优秀奖149个;在校大学生群体金奖207个、银奖416个、铜奖614个,工作突出高校20个,尽显文创人才梯队的坚实力量。
千年中原文化“潮”起来
文创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根植于脚下沃土。在鸾州渡假日小镇广场,千件文创佳作集中亮相,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本次参赛作品,既有对中原历史文脉的深度挖掘,也有对“老家河南”多彩文旅资源的时尚表达。《根脉:一株小麦的自白书(从小麦视角看河南发展——书籍及相关文创产品设计)》《豫见河南,大河泥歌—非遗泥咕咕文创礼品设计》《栾川五仙—栾川文化和旅游ip形象设计》等实物作品分区展出,文字解析与设计草图直观呈现创作思路;而《江湖一夜》《七碗通仙灵:卢仝煎茶修炼指南—河南省非遗茶仙卢仝煎茶技艺沉浸式体验方案》等策划类、空间设计类作品,也借助展板和电子屏立体呈现。从实物文创展示到策划创意呈现,整个展场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中原文化盛宴。

众多获奖作品深挖河南文化标识,将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巧妙融合。其中有以绿釉陶狗、亚长牛尊为灵感的IP形象产品,有融入豫剧、汴绣元素的非遗手作,有融入法律文化创意设计的《周公制礼作乐插画茶席系列》《商鞅鞅IP形象设计·河南法律文化》等IP形象和文创产品,有针对栾川定制的《栾川五仙—栾川文化和旅游ip形象设计》《栾川清露中草药茶饮品牌设计》等特色作品,实现文化表达与地域发展的同频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获奖作品《亚长牛尊IP形象及应用设计》中的亚长牛尊IP形象,被确定为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官方吉祥物,相关系列赛事特许商品已同步开发,实现文创价值与体育IP的跨界融合。
让优秀文创“落地生金”
本次文创大赛及成果展不仅是创意成果的集中展示、颁奖表彰与供需对接的平台,也进一步构建了“资源挖掘—创意转化—市场落地”的完整生态链。主办方表示,下一步,将以大赛为纽带,持续深化创意驱动、科技赋能,推动更多优秀文创作品从创意走向市场。

“我们要吸引更多优秀创作者关注栾川、扎根栾川,让栾川成为文化创意的‘孵化地’与‘展示台’。”栾川县委书记曲万涛说,栾川将全力推进获奖作品的实物转化,从设计图纸到实体产品,从创意概念到市场落地,搭建好“赛事引流—创意转化—市场运营”的桥梁,让这些优秀创意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河南聚焦建设文旅强省,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持续推动河南文旅出圈出彩。”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向杰表示,未来将持续以文化创意大赛为抓手,以赛聚才、以赛促创、以赛兴业,让文化创意创新创造之光点亮老家河南、添彩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