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焦作

扫码下载
【云上焦作】手机APP

微信

扫一扫关注
焦作广播电视台官微

官方微博

手机扫码看微博

抖音

有趣、有爱、正能量...

手机版

随时随地看新闻

互联网举报平台

菜价走高,如何稳住“菜篮子”

时间:2025-11-13


立冬已过

郑州菜市场的蔬菜价格却依然热度不减

连日来持续攀升的菜价

让不少市民在初冬时节

提前感受到了“菜篮子的压力


"现在的菜价怎么这么高?"

在郑州市高新区的一家超市内

市民刘丽在蔬菜区徘徊良久

即便在价格相对“友好”的路边摊

西红柿一斤要3块5

连白菜都涨到了1块多

11月11日,市民在郑州市五州菜市场选购蔬菜。 王铮 摄

每天清晨

摊主刘尧杰都会在河边摆开他的菜摊

“外采的菜进价就高,卖价也只能跟着涨。”

他表示最近收摊比以往都早

因为菜价总体走高影响了销量


在中牟县万邦农产品市场

蔬菜价格同样“水涨船高”

本地产的小白菜、黄心菜等

价格普遍站上每斤1元关口

西红柿接近每斤4元

从云南等南方产区运来的西蓝花

每斤更是高达5元左右


批发商刘路达对此感受深刻:

一件50斤的娃娃菜往年顶多60块

今年得100块左右

价高却卖不动

他的日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数百件

这让他倍感压力


“价格高就是因为缺菜。”

商户刘顺建一针见血地指出

现在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

本地菜还没大量上市

供应紧张自然推高了价格

11月10日,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商户正在搬运蔬菜,进行销售。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菜篮子”,万邦市场的农产品销售范围辐射中西部多个省份,蔬菜价格也被行业称为“晴雨表”之一。王铮 摄

在周口市扶沟县梅桥村

这个拥有1070亩蔬菜大棚的种植专业村

此时本该迎来交易高峰

“菜还没上市呢,比往年晚了不少。”

村党支部书记梅根生道出了原委


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

周建华解释说:

“该生长的时候没有长好,

现在采收的话减产太严重。”

以胡萝卜为例

往年此时能长到二十厘米左右

今年却只有十几厘米


在新乡市龙华农民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贾新飞正忙着安排采摘和送货

“去年这时候黄瓜每斤1块5,今年能卖2块以上;

西红柿从3块涨到超过4块。”

尽管单价上涨

合作社的40多个大棚总收入并未增加

因为产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二


回顾今年的种植历程

贾新飞颇为感慨:

7月份定植的菜苗遭遇高温干旱

9月份又遇到连阴雨天气

“我们还算好的,

不少种植户在苗期就没扛过去。”


作为蔬菜“压舱石”的白菜今年也出现异常

本该大量上市的白菜普遍延期20天左右

目前只有少量早熟品种上市

“往年白菜每斤只有两三毛,

今年却超过1块,而且数量有限。”

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白菜改良岗位专家、

新乡市农科院研究员原让花如是说

11月11日,中牟县韩寺镇西营村农户正在大棚里收获蔬菜。中牟县韩寺镇是我省蔬菜集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蔬菜集散地,种植有芹菜、茄子、黄瓜等多种时令蔬菜。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马长生分析认为

“简单来说就是前期高温后期连阴雨”的气候异常

导致了今年蔬菜供应不足

7、8月份的高温天气影响蔬菜花芽分化

9月份的持续阴雨又导致光照不足


“阳光雨露赋予蔬菜生长的必要条件,

但7、8月份阳光过多,9、10月份雨水又过多。”

马长生用“资源错配”来形容

今年气候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对于未来走势

专家们持谨慎态度

原让花指出:“今年情况与往年不同,

是蔬菜种植面积、产量的整体下降。”

她解释说,往年蔬菜价格上涨是阶段性现象

今年则是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长生补充道

如果冬季寒潮过早来临

将会继续影响蔬菜产量

“好在目前的天气不错,气温适宜,

白菜还能继续生长,

希望这种天气能维持一段时间。”


随着各种蔬菜陆续上市

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将得到一定缓解

菜价也有望出现回落

然而,这场由气候引发的市场波动

无疑为农产品稳产保供提出了新的课题

短评

守好“菜篮子”里的烟火气


□董豪杰


民以食为天,平日里不起眼的蔬菜,在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牵动着千家万户。“菜篮子”里装着老百姓生活的烟火气和幸福感。


近来,因为天气等原因造成的蔬菜价格持续上涨,让消费者、经营者和种植者三方有点难受。餐桌上,蔬菜的“威力”不一般,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关乎种植者,中间还影响着经营者。产业上,蔬菜种植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只有产业各环节的稳定运行,可持续发展,才能发挥其稳产保供的惠民特性。


每当蔬菜价格出现上涨,消费者在连连喊贵的同时,不禁要问,蔬菜为何又涨价,啥时候价格回落?


蔬菜价格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它牵扯到田间收成、物流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无论哪个环节“受阻”,都会在消费端有所反应。


稳住“菜篮子”,要先守好菜园子。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环,蔬菜生产与天气等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在设施设备上,利用更先进的温室大棚,更科学的灌溉、补光等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天气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品种选择上,通过选育抗逆性更强、适应性更广的蔬菜品种,也能够实现以不变应万变;


在种植选择上,推广多样化的蔬菜种植,在种植品类选择、茬口安排上,减少单一品类、单一时段的依赖,从而分散市场风险;


在种植过程中,集成推广应用科学、轻简化的种植管理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


从田间到餐桌,科学的供给体系建设,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多渠道、多品类的蔬菜供应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一品类产量或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冷链物流建设的不断加强,能够减少运输损耗、降低物流成本,是蔬菜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


稳住“菜篮子”,不仅意味着要保障供应、平抑价格,让百姓吃得安心;更要丰富品种、提升质量,让百姓吃得舒心。让千家万户的小饭桌,承载起更多健康与美味。


小蔬菜,连接着大民生。只有稳稳托住“菜篮子”,才能坚实“扛起”沉甸甸的民生保障。